網絡黑產是什么?買票竟損失10萬!
買個演唱會門票都能損失10萬,我們所不知道的網絡黑產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近,大麥網遭到撞庫,致使用戶個人信息被竊取,間接導致全國多地39名用戶被騙,損失金額高達147.42萬元,單人被騙金額最高近10萬元,影響極大。顯然,這并不是孤例,之前就發(fā)生過多起國內互聯網網站由于網絡漏洞遭受黑客入侵,導致用戶數據泄露的事件,包括天涯論壇、網易163郵箱、新浪微博、人人網、支付寶等都曾在此前遭遇過。
網絡黑產已成“互聯網公敵”
不僅國內互聯網公司備受困擾,國際科技巨頭同樣也對黑客入侵防不勝防。2013年2月16日,Apple、Facebook 和Twitter 等科技巨頭都公開承認被黑客入侵,其中 Twitter 被黑后泄露了 25 萬用戶的資料,后經披露證實是因為黑客在某網站的 HTML 中內嵌的木馬代碼利用 Java 的漏洞侵入了這些公司員工的電腦,導致的用戶信息泄露。無獨有偶,2014年5月22日,eBay要求近1.28億活躍用戶全部重新設置密碼,這是因為其獲知黑客能從該網站獲取密碼、電話號碼、地址及其他個人數據。
而更讓意外的是,蘋果Xcode安全事件的發(fā)生。2015年9月17日,有消息曝光非官方下載的蘋果開發(fā)環(huán)境Xcode中包含惡意代碼,會自動向編譯的APP應用注入信息竊取和遠程控制功能。經確認,包括微信、網易云音樂、高德地圖、滴滴出行、鐵路12306,甚至一些銀行的手機應用都受到影響。App Store 上更是超過3000個應用被感染。這一事件更有典型意義,在此前蘋果曾被譽為具有最為安全的系統(tǒng),而被黑客攻破之后,也使得人們對于當前的網絡安全環(huán)境感到不安。
此外,就連政府網站也不能幸免。一些政府網站由于缺乏防范意識經常被黑客入侵,輕者惡意篡改文章和圖片,重者則直接把網站搞宕機。而如果這些只是一些黑客們的“惡作劇”的話,那么一些具有大量用戶的信息的公共部門網站被攻擊之后的后果就更加嚴重。 2014年12月25日,烏云漏洞報告平臺報告稱,大量12306用戶數據在互聯網瘋傳,這其中包括用戶帳號、明文密碼、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等,而這些重要的信息被黑客掌握之后遭到販賣,讓用戶遭受信息騷擾,而更糟的是還會對用戶一些網絡銀行賬戶的安全造成威脅。
更多資訊,可以訪問2898站長資源平臺資訊-互聯網絡欄目:http://www.afrimangol.com/news/hlwl/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