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線客服

當前位置:首頁> 建站> 經驗心得

如何做好內容運營讓讀者對你感興趣?

2016-12-27 11:36 來源: 站長資源平臺 瀏覽(1147)人   

    如何做好內容運營讓讀者對你感興趣?這個時代,傳播的環(huán)境變了,過去以廣告為主的營銷方法越來越不管用了,流量也越來越貴,于是后來我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研究內容傳播上面。在過去的工作經歷中,我一直在思考,大家真正感興趣的內容是什么?我們發(fā)現,一直以來,公眾和媒體在感知一個品牌時,都圍繞“故事”進行一些想象、推論或者傳播,而非圖表、邏輯、和數據。


如何做好內容運營讓讀者對你感興趣?


    1.做品牌


    話語權極度分散,我們管不了別人怎么說,真的,你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會喜歡你,總有對你的產品不滿意的人,幾年前,用戶不滿的聲音在廣告和媒體時代,其實是發(fā)不出來的,那個年代的內容和產品是分割的。也許用戶嘴上在罵,但是媒體收了廣告費還在說一款產品好,但現在,一個產品的口碑在新媒體表現非常直觀,人人都可以置評,信息完全透明,甚至有專門的口碑數據,產品本身就成了直接反應出來的內容,這時候,人是什么?人其實就成了一種傳播內容和產品的媒介。


    另外所有的內容,在網絡上自發(fā)流傳的時候,會呈現出一種公眾參與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往往傳播到后來,你發(fā)現,已經不再是當初最早的形態(tài)了,我現在偶爾會上上B站,B站上有很多惡搞三國演義里諸葛亮和王朗的視頻,三國演義是嚴肅的歷史劇,但是B站上的網友能把它做的很無厘頭,很多人抱怨看不懂,不明白現在的95后甚至00后的年輕人在想什么?


    2.內容壓縮


    基于微博、微信的傳播環(huán)境,我提出一個概念叫“內容壓縮”現象,大家都愛看段子。


    內容壓縮是什么意思呢?假如所有的內容在以微信為主導的朋友圈進行傳播,那么原先大型媒體中的長篇大論的深度內容,就不再適合傳播了,打開微信,很多人會發(fā)現朋友圈一直很流行那種兩千字左右,有點雞湯的文章。朋友圈的主流格式成了一臺“壓縮機”,把大塊的深度內容放在絞肉機里面,最后出來的都是很薄很淺的一片。


    3.圈內推送消息


    前段時間發(fā)生了一件事,就是趙薇的新電影選角事件,這個事情的對錯我們不去評判,我們就單論事件的傳播本身,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舉國都在批判演員選角的事件時,我發(fā)現自己的朋友圈信息流中,大家都在刷著另外一件事,就是原丁香園CTO,小道消息創(chuàng)辦人馮大輝離職的事。科技媒體和自媒體人都對馮大輝辭職這事異常關注,不但朋友圈刷屏,而且各個群里都在討論,看上去,就像關注大輝的人比關注趙薇的要多很多,事實果真如此嗎?當然不是,這只是信息巢房造成的假象。


    無論是搜索引擎、社交網絡還是音樂視頻網站都越來越智能,會根據你的喜好推薦內容和人,再加上人為的屏蔽和篩選,留下來的“口味”都差不多。但這有時會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覺得我們看到的就是外界的主流。


    如何適應這樣的時代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產品所附帶的信息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傳播的特別快,你會發(fā)現傳播的主體是人,人和人之間的“連接”把產品內容傳播出去,很多內容的反饋是直接針對產品的,過去單一渠道下,對產品的有定性描述的權威媒體失效了,所以我就提出一個結論:“產品就是內容,用戶就是媒介”。


    要適應產品和內容一體化的時代,我們會面臨三個問題,接下來咱們一起聊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品牌做內容傳播的幾種方法,應該說如何用這些方法構建優(yōu)質的品牌內容。


    1.如何讓受眾對你的內容感興趣


    首先,我們應該給對方一個了解我們的產品與服務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聯(lián)系”。


    你想想看,如果用戶發(fā)現一個品牌傳遞出來的內容,或者是朋友圈里面的一篇文章跟他沒有任何的關聯(lián),假如不是出于獵奇,他是不會第一時間去關注甚至是轉發(fā)的,所以聯(lián)系非常重要。


    我們關注一條信息,是因為它與我的內心產生了“聯(lián)系”,比如父母喜歡在朋友圈轉發(fā)養(yǎng)生段子或者健康的內容,因為這些東西跟他們切身相關,而年輕人會覺得特別煩,因為這些問題暫時聯(lián)系不到自己身上,但我們父母這方面的危機感更重一點,他轉發(fā)內容是要給別人的一種善意的提醒。


    如果一個內容有聯(lián)系的話,他會更關注它,并有可能會把它傳播出去。比如新世相所策劃的“逃離北上廣”就很典型。目前我們做土巴兔的內容,這一塊似乎有一些難點,因為家裝是個在某個階段人們非常關心,但是其他階段關注較少的行業(yè)。但我們可以拉長內容的周期,我們去為用戶提供一些關于家的具有美學的、有趣的內容,滿足他們對于未來家庭空間的想象,事實上,很多還在關注房價的人對土巴兔的印象非常好,相信這部分人未來會更加關注我們。


    2.新興產品如何搶占一個舊有的成熟市場


    我們說的第二個關于內容的關鍵詞,叫做“對抗”。


    大家回憶一下,一直以來我們圈內的企業(yè)中,從誕生到發(fā)展勢頭最大,擺出最明顯的顛覆姿態(tài)的企業(yè)都是哪些?


    我告訴大家,是阿里和滴滴,阿里當年,就有意識地拋出一個對抗模型“電子商務對抗傳統(tǒng)企業(yè)”滴滴呢,同理“網約出行對抗傳統(tǒng)打車”,都是新事物與舊事物的沖突。


    所以我們說一個關鍵詞是“對抗”,對抗這個模型能把一個故事說的很簡單,容易讓人把自己“代入”當中,比如傳統(tǒng)行業(yè)對抗互聯(lián)網,奮斗青年的(人生)對抗,新事物對抗舊事物等等。


    所有的運動革命、商業(yè)革新,或者企業(yè)解決的“痛點”,他們傳播的本質其實都是“對抗”,通過對抗容易讓內容產生“張力”。在對抗中會產生兩個角色,一個是好人,一個壞人,在國內,公眾長期接受的是“二元教育”;非黑即白,沒有人愿意承擔“扼殺新事物”的罪名,所以大部分人都會支持新事物。


    這些早期用戶是什么人呢?他們是舊的經營模式的不滿者,和樂于嘗試的創(chuàng)新者,這樣的人具備早期用戶的特征。


    當初我們做家裝推廣,圈內有人推了一個概念,叫“互聯(lián)網裝修”來區(qū)別于過去冗余、充滿痛點的傳統(tǒng)家裝經營模式,用的就是對抗。


    3.如何讓產品具有四處流傳的勢能


    最后大家會發(fā)現,所有傳播的品牌,總結出來還是兩個字“故事”。一般人喜歡什么樣的故事,答案是具有相當的“落差”的故事。我們有個成語叫做“跌宕起伏”,形容這個人的人生,或者這個產品的誕生,不是一條平凡的直線,當初褚時健出來種橙子,為什么那么多媒體人喜歡這個品牌故事,因為褚時健的人生大起大落,包含了落差。這種故事媒體喜歡,公眾也樂于接受。


    而這三種能力,都是現在的很多傳統(tǒng)企業(yè)所欠缺的,并且他們還遠遠未意識到。技術、資源、和內容傳播的能力,我想任何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非常需要。


    2898站長資源平臺建站-經驗心得:http://www.afrimangol.com/web/jyxd/ 


【版權與免責聲明】如發(fā)現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zhí)峁┫嚓P信息發(fā)郵件至 kefu@2898.com ,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本站內容除了2898站長資源平臺( www.afrimangol.com )原創(chuàng)外,其它均為網友轉載內容,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