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炮兒”打人打臉的道德問責
“北京老炮兒”打人打臉的道德問責
近日一段順豐快遞小哥被打視頻迅速在社交媒體傳播。視頻顯示,快遞員因與轎車車主發(fā)生剮蹭被打6個耳光,車主邊打邊罵,京腔配合,巴掌伺候,快遞小哥向其道歉后,車主稱“說對不起就完事了!!!”繼續(xù)打了快遞員兩個嘴巴。看完視頻,血壓陡然升高,牙齒咯咯作響。
古語有云:“君子動口不動手”,時下社會卻大多反其道而行之,古人講究謙、廉、禮、恭、讓,當今社會卻經(jīng)常為了很小的事情拳腳相向。這次因很小的電瓶車與汽車擦掛事故,汽車司機追打、掌扇騎摩托的快遞小哥,引發(fā)輿論嘩然。
首先這個事件談不上犯罪,最多是個治安事件。打人者也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爆點較少。看視頻不難看出打人這哥們是地道京城老炮兒,日子也不見得多好,看那輛快報廢的破車就能略知一二。不過那罵人的勁頭和打人的專業(yè),不說給京城的爺們兒丟臉,至少也是丟了京城老炮兒的臉。
俗話說“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边@是起碼的道德底線,但是這位爺顯然沒有這覺悟。這次擦掛事故也不嚴重,估計也就一兩百元就能解決問題,但是誰也不會想到那位司機以為自己是開車的高人一等,連扇快遞小哥好幾個耳光,嘴里還罵罵咧咧,不停追打。這就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原因了:為什么明明很小的一件事卻拳腳相向,還引起媒體的強烈關(guān)注和網(wǎng)民憤怒?
打人者被問責、被處罰都是應當?shù)?,快遞哥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說明什么?說明快遞小哥也有意退讓,不想把事情鬧大,也許覺得就是賠個禮道個歉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哪知道開車這位不依不饒,拳腳相向。本次事件最值得讓我們反思的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行政處罰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應該從道德層面去反思,我們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更需要全民參與到另一項建設中去——精神文明建設。它其實并不是高大上的東西,它就是一個公民基本道德涵養(yǎng)。
冷靜、冷靜、再冷靜,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參與者與受益者,否則下次說不定涉事者就是我們自己。拿所謂的維護“面子”去動手發(fā)泄而最后獲得網(wǎng)絡千夫指與班房生活,最后再來個公眾道歉,虧大了!